看到津巴布韦的新闻,突然想起了大瀑布

说起来奇怪,并没有去过津巴布韦,当年去到维多利亚瀑布的时候,是走的赞比亚一侧,但是今天看到一条津巴布韦的新闻,倒反而想起了那次非洲之旅。
当初不觉得,现在回想神秘和原始两个关键词,确实多了点感悟。

卢萨卡:现代与传统交织的首都

说到卢萨卡,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个典型的非洲首都城市的形象,但我当时快落地时,高空中看着大地变化的感觉挺震撼——人类大刀阔斧对自然的改造,在这里终究是弱了一些,下面是那片密集的小型房屋。那些房屋小到几乎看不清楚,只能看到像拼图一样的排列,当时明白了这就是非洲的现实。卢萨卡国际机场不大,但作为大多数游客的入境点,完全能应付这座城市的繁忙。

我记得当天我们就去了 赞比亚农业大学,这是一座绿色校园,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。说的是什么确实记不得了,仍然印象深刻的有三点,一是学校很大,大片农田、荒地中坐落着不高的一些院系;二是和非洲学生们老师们聊的很好,隐约记得被问到当初并不懂的AI时,讲了很多笑话大家气氛融洽;三是交流将近两小时,竟然没有人给口水喝,后来不知道是否院长不好意思,中午请我们吃了 “Hungry Lion” 这家当地大名鼎鼎的快餐店。南部非洲的快餐文化,炸鸡简直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店里的炸鸡外焦里嫩,沾上点辣味蘸酱和玉米饼,简直是让人欲罢不能。当地人喜欢来这里打包,游客也是必打卡的选择。很多人说这里的味道不输世界任何一家快餐巨头,听着有点夸张,但确实挺好吃。

地质调查局:矿业立国的核心

第二天去了 赞比亚地质调查局。赞比亚可是名副其实的“矿山大国”。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 铜矿带,这条长达250公里、宽65公里的矿带几乎是赞比亚经济的命脉。专家们详细讲解了铜矿的历史,甚至从矿床的成因讲起,现在的赞比亚,铜矿不仅是经济支柱,还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。每一吨铜,背后都有无数汗水和智慧的结晶,也有无数悲欢离合。

飞往利文斯顿:低空飞行中的非洲风光

从卢萨卡飞往利文斯顿,体验到了另一个履行标签—— Cessna 208 Caravan,这架小型螺旋桨飞机容纳的乘客不多,座椅分布紧凑,给人一种非常“私人”的感觉。说实话,我在飞机上心里是有些紧张的。那架小飞机看起来不大,飞行途中每次看到飞机的螺旋桨转动,我的心情都会有些小波动。飞机飞行的高度并不高,穿越 赞比西河流域 我透过窗户看到了更为辽阔的大地:大地呈现出一种红褐色和绿色交织的奇妙景象,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野生动物,悠闲地穿梭在草原上。没错,这就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,仿佛一下子融入了大地的怀抱。

维多利亚瀑布:旱季中的别样美景

来到利文斯顿后,我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了世界著名的 维多利亚瀑布。虽然我来得正值旱季,瀑布的水量相对较小,但依然让我感受到了它那种无法忽视的磅礴气势(主要是声音依然很大)。站在瀑布边,风带着水雾扑面而来,仿佛能听到“雷鸣般的烟雾”在耳边轰鸣。导游给我讲了大卫·利文斯顿发现瀑布的故事:1855年,这位苏格兰探险家是第一个见到这片奇景的欧洲人,并把它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。尽管我错过了雨季时最壮观的景象,但参观了旁边的 利文斯顿博物馆,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位英雄人物的伟大。他不仅是探险家,也是抵制奴隶贸易的先驱。他在非洲留下的足迹,至今仍在这片大地上回响。

几天的行程,更多的感受到历史和自然交织,感受到这片土地和人的自由与生命力,每一种存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,等我闲了整了多点照片和当初的记录,再讲讲塞伦盖蒂的虎妞的事儿。
最后再来一张维多利亚瀑布该有的样子。